Day 11.3 – 梵高足迹之旅《Arles and Vincent Van Gogh遊記》

Day 11 (19 Nov 2013) (Tue)

Avignon(亞維儂)>Pont du Gard(嘉德水道橋)>Nimes(尼姆)>Arles(亞爾勒)>Avignon(亞維儂)

《Arles簡介》

來Arles遊覽的觀光客,十之八九都是想來一個梵高足跡之旅,梵高的足跡無處不在,這座城市因為梵高而布滿色彩。1888年,梵高離開巴黎來到了Arles,在這片陽光普照、充滿生命力的村莊,激發起梵高的創作渴望。在Arles的幾年,是梵高創作量最多的,而在Arles最出名的畫作,必定是《隆河星空Nuit étoilée sur le Rhône》了。

arles-am-fluss-rhone_20083348

《行程圖》(按圖放大)

Picture1

《市內景點位置圖》(按右上角full screen放大)

《遊記》

來到Arles,我們要趕緊腳步,因為可以看的實在太多了!其實之前對梵高的認識不多,但對他最出名的畫作都略知一二,今次,我們會參觀其中最出名的四幅畫作的實地,非常感動呢。第一站,我們到達Arles市郊的《曳起橋》(Pont du Van Gogh)!

IMG_6725

梵高因為思念故鄉荷蘭的景象,因此常來到這兒散步,並在1888年畫下了【有馬車的曳起橋】,為紀念梵高,曳起橋又名為「梵高橋」(Pont du Van Gogh)。黑色的橋身,斑駁的曳起橋,舊橋在更遠的郊外,於1926年遭破壞後重建於此,後改名為【梵高橋】,這幅畫在1987年6月倫敦的蘇富比拍賣會上賣出2024萬,美金!

IMG_6728

Arles旅遊局非常體貼,每個梵高景點都會附上畫作牌,可以清楚知道畫作與景色的關係。

IMG_6731

這座橋已是重新建造的新橋了,舊橋已經不知有那裡。

IMG_6737

這座橋附近什麼也沒有,所以環境自然,但沒有自駕的,只可以搭巴士從市區來,1號線往Barrio方向,車行30分鐘,一日8班。

IMG_6740

參觀過曳起橋後,我們到達Arles市區,經過共和廣場。

IMG_6755

共和廣場建於15世紀,最醒目的就是廣場中的方型尖碑(Obélisque),其以土耳其花崗岩料製成,原位於羅馬戰車劇場(Cirque Romain),17世紀才移來此處,是珍貴的古羅馬遺跡。前方的市政廳(Hôtel de Ville)建於17世紀,可欣賞到立面典雅細膩的石雕;最重要的是聖托菲姆教堂與迴廊(Église St-Trophime et Clôtre),可見到《最後審判》的雕刻。

IMG_6756

我們在Nimes時,放棄了那裡的羅馬競技場,是因為要參觀在Arles的競技場,這個競技場都是普羅旺斯保留最完整的羅馬遺跡之一!

IMG_6757

來到競技場的門口,就被碩大壯麗的建築所震撼,這是普羅旺斯地區保留最完整的羅馬式遺跡,由兩層樓、50座拱門所形成,2樓的拱門是多立克(Doric)式。這座法國最大的競技場最多可容納2萬多人,夏季時有鬥牛表演,攀上最高樓層,可以俯瞰亞爾勒的市容。

IMG_6768 IMG_6774 IMG_6776

競技場入場費要5.5euro,持票可以再參觀羅馬劇場,所以,不要浪費,記得一票兩用!

IMG_6777

我和媽一直行到最高層,可以看到整個競技場view!

IMG_6783

回到內部,穿梭於古蹟之中,相片也有一種藝術氣息。

IMG_6800 IMG_6809 IMG_6811

因為競技場門票可以再參觀羅馬劇場,所以我們便走到旁邊的羅馬劇場參觀。

IMG_6815

羅馬劇場原來是堡壘,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1世紀,直徑長達102公尺,後來石材被拆解成其他建物之用,目前僅存2根古羅馬柱,被當地人戲稱為「兩寡婦」(Les deux Veuves)。這裡現在成為亞爾勒節慶的舉行地點,特別是仲夏之夜,經常舉辦露天音樂會,在沒有屏障的星空下聆聽演奏是種很特別的享受。

IMG_6817

我在塞浦路斯、突尼西亞都參觀過類似的羅馬劇場(塞浦路斯遊記:Day 3.2 – 1700年前羅馬統治時期既一系列遺蹟@Kurion;突尼西亞遊記:Day 5 – Sbeilta及回教第四大聖城Kairouan),每當我到達此類羅馬劇場時,必定會企在中央位置,高歌一曲,因為羅馬劇場總是設計精巧,回音會從觀眾席反彈過來,非常過癮。

IMG_6823 IMG_6825 IMG_6831IMG_6838

接著要參觀的,是另一幅梵高著名作品《Le Jardin de La Maison de Sante a Arles》筆下的景點 – 亞爾勒醫院Espace Van Gogh。

IMG_6849 IMG_6850

這是梵谷割去耳朵後住的醫院,後來精神狀況惡化也曾在此住了一段時期。梵谷在住院期間,為了逃避壓力,再度提起畫筆,從花團錦簇的畫中看不出他心中的恐懼,卻依然可以嗅出醫院禁閉的氣氛,矗立的白楊樹如同柵欄,讓梵谷永遠與夢想自由隔絕了。 在梵谷居住亞爾勒100週年紀念時,這座醫院改建為文化中心,院中的藝術花園( Jardin de Art)刻意保留了當年的花草舊觀,和梵谷筆下的風情沒有太大出入。花園四周設有各種紀念品店及餐廳。

IMG_6852 IMG_6855 IMG_6859 IMG_6860

我當然要和這個畫中的景點合照啦,真的,無論一樹一草一路一池,都和畫中的一模一樣,我完全感受到梵高住在這間封閉的醫院療養的痛苦。

IMG_6863

在地下影完相,還可以行上一樓,看得更開揚。

IMG_6870 IMG_6878

參觀過亞爾勒醫院,我們一路行出隆河邊,參觀這個不是很出名的畫作景點:特林克泰爾橋。

IMG_6890

梵高所畫的《特林克泰爾橋》(L’escalier du Pont de Trinquetaille)創作於1888年10月,梵高自己在書中表示:「…特林克泰爾橋和橋前的階梯是在一個灰暗的早晨畫的,石塊、瀝青、圓石子,一切都是灰的,天空是淡藍色的,人物倒是很多顏色,還有一棵病厭厭帶著黃黃葉子的小樹…」實在,非常淒涼的書信。

IMG_6892

來到最後一個景點,就是非常出名的《梵高咖啡館》。

IMG_6912 IMG_6894

梵高在論壇廣場旁的這家咖啡館先後畫了室內與室外的作品,室內部份是梵高在咖啡館裡連續待上4晚所繪製,他用紅色和綠色呈現絕望的氣氛,甚至說出:「這咖啡館是讓人自毀的地方,人在這裡會發瘋或變成罪犯⋯」這樣詭譎的話語。不久後,梵高透過1888年9月所畫的《星空下的咖啡座》(Le Café de Nuit, Place du Forum),大膽走向戶外繪畫,用黃澄澄的燈光與深藍的夜空形成對比效果,這種在夜間畫人工照明的戶外寫生是梵谷所獨創。 經過後人特意修飾與模仿,這家咖啡館的模樣彷彿就停在當年那段時空裡,但受到盛名之累,旺季時經常高朋滿座,昔日那份清靜似乎已難複製。

IMG_6899 IMG_6898

本身我們想在這裡吃晚飯的,不過這間咖啡館到6點還不開門,我們決定回去Avignon吃中餐自助餐!

IMG_6914

遊記最後以梵高的隆河夜空作結,位於Rue Marius Jouveau旁的隆河小碼頭,便是當時梵谷畫下《隆河星空》(Nuit étoilée sur le Rhône)的所在地,這地方擁有開闊的河岸景致,只不過當年搖曳生姿的小船,現在已經成為豪華熱鬧的遊艇,唯一不變的,或許只剩下那依然碧綠、波光閃耀的河水。我在想,所有天才其實都是痛苦的,因為他們都是社會的異類,所思所想都和正常人不同,結果他們大多數都是生活僚倒的,所以,人生還是普通快樂的過好。

22_4zac8 IMG_6925

部份資料來源:MOOK南法旅遊書

經驗分享:

  1. 曳起橋附近什麼也沒有,所以環境自然,但沒有自駕的,只可以搭巴士從市區來,1號線往Barrio方向,車行30分鐘,一日8班。
  2. 競技場入場費要5.5euro,持票可以再參觀羅馬劇場,所以,不要浪費,記得一票兩用!

後記:我在網址內加入了一個新function,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,就是一開始大家看到的《市內景點位置圖》,大家可以在google map內看到遊記內景點的正確位置,不知道大家覺得有沒有用呢?

 

英法快速連結 (D1 = Day 1)

行程表>【D1】初抵倫敦>【D2】南威爾士>Gower Peninsula>Cardiff Hotel>【D3】Cardiff市內遊>【D4】Bath羅馬浴場>Stonehenge巨石陣>【D5】London工作天>【D6】尼斯的日落與古城>【D7】Monaco摩納哥>埃茲(Eze)>尼斯最震撼日落>【D8】康城(Cannes)>卡斯泰朗 (Castellane)>歐洲最美大峽谷 Verdon Gorge>聖十字湖 (Lake of Sainte-Croix)>【D9】馬賽遊記>艾克斯 (Aix-en-Provence)>【D10】紅色小鎮Roussillon>霧鎖迷城Gordes>普羅旺斯九寨溝Fontaine de Vaucluse>亞維儂平價住宿>【D11】嘉德水道橋(Pont-du-Gard)>尼姆Nimes>梵高足迹之旅Arles>【D12】Les Baux-de-Provence(波城)>St Remy de Provence(聖雷米)>Avignon(亞維儂)>【D13】Grenoble(格勒諾布爾)>Chambery(香貝里)>夜遊Annecy>【D14】Annecy市內遊>在雲上看【阿爾卑斯山脈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