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vignon(亞維儂)>Pont du Gard(嘉德水道橋)>Nimes(尼姆)>Arles(亞爾勒)>Avignon(亞維儂)
《Arles簡介》
來Arles遊覽的觀光客,十之八九都是想來一個梵高足跡之旅,梵高的足跡無處不在,這座城市因為梵高而布滿色彩。1888年,梵高離開巴黎來到了Arles,在這片陽光普照、充滿生命力的村莊,激發起梵高的創作渴望。在Arles的幾年,是梵高創作量最多的,而在Arles最出名的畫作,必定是《隆河星空Nuit étoilée sur le Rhône》了。
《行程圖》(按圖放大)
《市內景點位置圖》(按右上角full screen放大)
《遊記》
來到Arles,我們要趕緊腳步,因為可以看的實在太多了!其實之前對梵高的認識不多,但對他最出名的畫作都略知一二,今次,我們會參觀其中最出名的四幅畫作的實地,非常感動呢。第一站,我們到達Arles市郊的《曳起橋》(Pont du Van Gogh)!
梵高因為思念故鄉荷蘭的景象,因此常來到這兒散步,並在1888年畫下了【有馬車的曳起橋】,為紀念梵高,曳起橋又名為「梵高橋」(Pont du Van Gogh)。黑色的橋身,斑駁的曳起橋,舊橋在更遠的郊外,於1926年遭破壞後重建於此,後改名為【梵高橋】,這幅畫在1987年6月倫敦的蘇富比拍賣會上賣出2024萬,美金!
共和廣場建於15世紀,最醒目的就是廣場中的方型尖碑(Obélisque),其以土耳其花崗岩料製成,原位於羅馬戰車劇場(Cirque Romain),17世紀才移來此處,是珍貴的古羅馬遺跡。前方的市政廳(Hôtel de Ville)建於17世紀,可欣賞到立面典雅細膩的石雕;最重要的是聖托菲姆教堂與迴廊(Église St-Trophime et Clôtre),可見到《最後審判》的雕刻。
接著要參觀的,是另一幅梵高著名作品《Le Jardin de La Maison de Sante a Arles》筆下的景點 – 亞爾勒醫院Espace Van Gogh。
這是梵谷割去耳朵後住的醫院,後來精神狀況惡化也曾在此住了一段時期。梵谷在住院期間,為了逃避壓力,再度提起畫筆,從花團錦簇的畫中看不出他心中的恐懼,卻依然可以嗅出醫院禁閉的氣氛,矗立的白楊樹如同柵欄,讓梵谷永遠與夢想自由隔絕了。 在梵谷居住亞爾勒100週年紀念時,這座醫院改建為文化中心,院中的藝術花園( Jardin de Art)刻意保留了當年的花草舊觀,和梵谷筆下的風情沒有太大出入。花園四周設有各種紀念品店及餐廳。
梵高所畫的《特林克泰爾橋》(L’escalier du Pont de Trinquetaille)創作於1888年10月,梵高自己在書中表示:「…特林克泰爾橋和橋前的階梯是在一個灰暗的早晨畫的,石塊、瀝青、圓石子,一切都是灰的,天空是淡藍色的,人物倒是很多顏色,還有一棵病厭厭帶著黃黃葉子的小樹…」實在,非常淒涼的書信。
來到最後一個景點,就是非常出名的《梵高咖啡館》。
梵高在論壇廣場旁的這家咖啡館先後畫了室內與室外的作品,室內部份是梵高在咖啡館裡連續待上4晚所繪製,他用紅色和綠色呈現絕望的氣氛,甚至說出:「這咖啡館是讓人自毀的地方,人在這裡會發瘋或變成罪犯⋯」這樣詭譎的話語。不久後,梵高透過1888年9月所畫的《星空下的咖啡座》(Le Café de Nuit, Place du Forum),大膽走向戶外繪畫,用黃澄澄的燈光與深藍的夜空形成對比效果,這種在夜間畫人工照明的戶外寫生是梵谷所獨創。 經過後人特意修飾與模仿,這家咖啡館的模樣彷彿就停在當年那段時空裡,但受到盛名之累,旺季時經常高朋滿座,昔日那份清靜似乎已難複製。
本身我們想在這裡吃晚飯的,不過這間咖啡館到6點還不開門,我們決定回去Avignon吃中餐自助餐!
遊記最後以梵高的隆河夜空作結,位於Rue Marius Jouveau旁的隆河小碼頭,便是當時梵谷畫下《隆河星空》(Nuit étoilée sur le Rhône)的所在地,這地方擁有開闊的河岸景致,只不過當年搖曳生姿的小船,現在已經成為豪華熱鬧的遊艇,唯一不變的,或許只剩下那依然碧綠、波光閃耀的河水。我在想,所有天才其實都是痛苦的,因為他們都是社會的異類,所思所想都和正常人不同,結果他們大多數都是生活僚倒的,所以,人生還是普通快樂的過好。